{{ title }}
{{ errorMessage }}


{{ errorMessage }}






{{ registerSuccessMessage }}

抚远: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【字体: 】   打印   分享

2016年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抚远视察,殷殷嘱托如灯塔指引航向,深切关怀似暖流浸润人心。多年来,抚远市始终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,以农文旅融合为笔,以特色产业为墨,在华夏东极的沃土上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鲜活画卷。

20250709.1.jpg

 稻田里的"诗与远方":玖成合作社的三产融合路

 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是抚远农业转型的生动缩影,从2015年成立时的38户社员、5400亩耕地,到如今辐射170户、450人,耕种面积突破10万亩,年产优质原粮3400余万斤,合作社的成长轨迹里,写满了"抱团发展"的智慧。

20250709.2.jpg

 围绕"粮头食尾""农头工尾",合作社打造的"玖成香米""玖成极米"等4个品牌深入人心,其中"玖成香米"获评"龙江特产食品",让抚远大米香飘全国。更令人惊喜的是,昔日的万亩稻田变身"网红打卡地"——为迎接旅发大会精心设计的稻田画,搭配风车、虹桥等景观,让游客在稻浪翻滚中感受农耕文化,实现了"种庄稼"到"种风景"的华丽转身。

20250709.3.jpg

 红果映湿地:蔓越莓基地的"生态+产业"奇迹

 在抚远红海植业蔓越莓基地,4200亩的红色果海成为中俄边境线上的独特风景。作为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,这里不仅有标准化种植区,更配套了冷冻仓库、果脯加工厂、科研办公楼等全产业链设施,从鲜果采摘到深加工产品,一颗小红果撬动起亿元级产业。

20250709.4.jpg

更具科技感的是,2022年至2023年,10万粒蔓越莓种子两度搭乘航天器完成"太空育种",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埋下伏笔。2024年以来,随着"蔓越莓采摘季""湿地红果节"等活动的举办,每日游客量突破千人,人们在体验采摘乐趣、品尝果脯饮品的同时,更读懂了"生态优先、科技赋能"的发展密码。

 智慧园区里的"四季歌":乌苏产业园的文化赋能术

 走进乌苏现代农业产业园,智慧农业的魅力扑面而来: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,智能系统精准调控光照水肥,4月引进的番茄樱桃项目,6月便迎来丰收。这里春有幼苗破土,夏有果蔬盈枝,秋观稻浪千重,冬赏温室绿意,四季皆景的背后,是现代农业的硬核实力。

20250709.5.jpg

而赫哲族民俗展示区的融入,让科技园区更添文化温度。游客在采摘新鲜果蔬的同时,能体验鱼皮画制作、赫哲族歌舞,在亲子农耕活动中触摸非遗文脉。农业的"智"与文化的"韵"在这里交融,让"旅游+研学"成为新潮流。

从稻田风光到红果盛宴,从智慧农业到民俗体验,抚远正通过整合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、蔓越莓基地、乌苏现代农业产业园等资源,串起多条农文旅融合线路。这片东极沃土上,农业不再是"看天吃饭"的传统产业,而是与文化共鸣、与旅游共生的朝阳产业。未来,抚远将继续深耕农文旅融合,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总书记的嘱托中,铺展得更加壮阔。

监审:郭焓

审核:贲丽如

编辑:陈雪妍




扫描右侧二维码
在手机打开此页